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全球即時:檢察機關近5年辦理12.9萬件司法救助案

時間:2022-10-21 15:28:27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8年至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年度實際辦理司法救助的案件數分別為1.3萬余件、1.5萬余件、2.4萬余件、3.8萬余件,同比分別增加34.1%、17.7%、59.2%、54.9%;年度發(fā)放救助金額分別為1.9億余元、2.5億余元、4.1億余元、6.1億余元,同比分別增加36.4%、31.4%、61.2%、47.2%。


(相關資料圖)

另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9萬件,發(fā)放救助金額4.5億余元,司法救助率(一定時期內,司法救助數占刑事案件數的百分比)達到3.4%,是2018年同期的5.7倍。

數據分析

“三個轉變”提升司法救助率

“2018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辦理的司法救助案件數和救助金額逐年遞增,漲幅明顯,司法救助率大幅提升,一方面說明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檢察機關每年的救助人數在穩(wěn)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得到了司法救助;另一方面也說明在檢察辦案環(huán)節(jié)開展的司法救助覆蓋面更廣,‘應救盡救’‘應救即救’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廳檢察官趙景川表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趙景川告訴記者,這是檢察機關一直在做的事情,司法救助就是其中一項。近年來,檢察機關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以司法救助工作為抓手,以“應救助盡救助”為原則目標,采取多項工作措施,持續(xù)救助困難群眾,真正做到了群眾心里。

“具體而言,司法救助率的提升主要源于工作理念和方法上的幾大轉變,即從因訪救助向因案救助轉變,從坐等群眾上門向積極主動救助轉變,以及從單兵作戰(zhàn)向全院參與轉變?!壁w景川分析說,以前的司法救助案件只有到了控申階段才能得到處理,現在我們在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提起公訴等各環(huán)節(jié)發(fā)現救助線索,均能及時開展救助,實現“應救即救”。同時,積極主動挖掘救助線索,持續(xù)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一方面,檢察機關內部各業(yè)務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加強,擴大了線索來源渠道、加大了司法救助案件辦理力度;另一方面全國檢察機關持續(xù)開展特色專項行動,加強與鄉(xiāng)村振興、民政、婦聯等單位的信息互通,形成工作合力,不斷擴大救助對象范圍,努力消除司法救助空白點,確保做到“應救盡救”。

數據評價

主動開展救助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檢察機關積極主動開展司法救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是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的生動寫照,體現了檢察機關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政治擔當。”全國人大代表、云南建廣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慧評價說。

張慧同時表示,檢察機關在開展司法救助的同時,還積極協同有關部門對被救助人采取多元幫扶措施,有效防止了一大批案件當事人因案致貧、返貧、增貧,為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助推鄉(xiāng)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鍵詞: 司法救助 檢察機關 積極主動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