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3年間,這個最美法官承辦案件1188件,結案率97.81%……_天天短訊

時間:2023-04-23 17:24:47    來源:兵團長安網(wǎng)    

“我是出生在豫東平原一個普通鄉(xiāng)村里,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耕田稼穡,春種夏耘,秋收冬藏”。初見張哲,人如其名:“張弛有度,哲思好學”。熟悉了他之后,又會被他對審判工作的熱忱與堅持所感染。


(資料圖)

張哲到184團8連棉花地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普法宣傳

2012年1月,他從四川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到“西北邊境線上的袖珍法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巴里巴蓋墾區(qū)人民法院工作。2021年底,任第十師北屯墾區(qū)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多年來,他一直把讓當事人滿意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以嚴肅的工作紀律,周到的司法服務,在當事人心中樹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2020年5月,被兵團授予“三等功”;2021年6月,被授予兵團政法系統(tǒng)“群眾工作標兵”榮譽稱號;2021年11月,被兵團法院授予“新時代兵團最美人民法官”榮譽稱號。

用十萬小時守心做好專業(yè)

今年是張哲來到法院的第12個年頭,2014年2月從行政崗調整到業(yè)務崗,他開始接觸審判工作,面對新的挑戰(zhàn),他繼續(xù)拿出那種勤奮好學的勁頭,閱讀大量專業(yè)書籍,向有經(jīng)驗審判法官學習專業(yè)業(yè)務知識,經(jīng)常為了一個案件研究到深夜。在審理民事案件中,不論案情簡單與否,訴訟標的大小,當事人素質高低,他都能一視同仁,用心、用情對待每一位當事人和每一起案件,力求讓每一位當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義。

張哲與書記員到184團5連巡回辦案

2019年11月,他得知第十師184團20名四川籍務工人員因沒有領到勞務費,在向領導匯報后,立即驅車240公里到達現(xiàn)場。雖然已經(jīng)晚上8點,他不顧勞累,和書記員一起認真傾聽工人訴求,安撫務工人員情緒,約見雇主。經(jīng)過近2天的耐心調解,力促雙方達成協(xié)議,20余名民工領取到了15萬元勞務費。該事跡被人民法院報、兵團法院網(wǎng)等媒體爭相報道。

用一腔熱忱扎根萬千群眾

張哲出生在農村,生長在農村,他深知農民的法治觀念淡薄,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有理不知往何處說。在審判工作中,他履職盡責,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2019年至2021年,張哲主要負責第十師巴里巴蓋墾區(qū)人民法院立案庭、和什托洛蓋人民法庭工作。三年間,他審查、送達的案件2119件,承辦案件1188件,結案率97.81%。在工作中,他考慮到轄區(qū)內四個團場、一個礦區(qū)均在百公里以外,存在點多、線長、面廣、職工訴訟不便等問題,在調研摸清情況后,他積極將巡回法庭開到農家院壩、工礦廠區(qū)、連隊學校,通過與團場人民調解委員會、司法所、派出所溝通對接,推行“巡回審判+聯(lián)合調解+司法確認”三位一體訴源治理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將多數(shù)矛盾化解在了基層。

張哲到184團,與公安民警一起查看現(xiàn)場

2021年3月,開展的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他審理了邊境團場第十師186團109名職工與某滴灌帶公司的勞務糾紛案,考慮到案件當事人較多、職工群眾情緒激動,容易誘發(fā)群體性信訪事件,影響邊境團場社會穩(wěn)定。他便積極引導當事人進行訴前財產保全,查封該公司滴灌帶顆粒物約50噸。查封完成后,他4次約見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孟某某,向孟某某轉達當事人的訴求,了解企業(yè)困難,建議其拿出協(xié)商方案解決矛盾。

在孟某某拿出方案后,他再次到186團,耗時10天時間進行巡回審判,調解案件119件。調解結束后,他又考慮到查封的滴灌帶顆粒變賣需要時間,隨后積極協(xié)調被告與第三方,拉取900余卷滴灌帶到現(xiàn)場為職工發(fā)放,進行以物抵債,不但徹底解決了矛盾,還為職工群眾挽回經(jīng)濟損失20余萬元。

用攜手同行共筑最美家庭

多年前,張哲的愛人萬俊玲追隨他一起從豫東平原來到了大西北,成為了北屯高級中學的一名教師。她工作認真負責,積極進取,在兵團教學研究室舉辦的“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被十師北屯市教育局、北屯高級中學評為“學科帶頭人”等多項榮譽。

張哲夫妻倆結婚8年來,家里始終充滿著和諧的氣氛,得到父母、同事、鄰里的贊揚?!凹藿o他就得理解他、支持他”這是妻子萬俊玲最常說的一句話。

作為家中的長子和長女,張哲夫妻倆很難經(jīng)常悉心照顧到遠在河南商水的父母。2017年春節(jié)前夕,張哲的母親因腰疼無法下床走路,需要去醫(yī)院做手術,單位領導批準他回家探親。在母親做手術及康復期間,他們婉拒親朋好友的宴請,珍惜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為父母做可口的飯菜、陪老人聊天、談心??吹礁改搁_心、舒心的模樣,張哲夫妻內心得到釋然,感到十分欣慰。

夫妻倆不僅家庭和睦還積極幫助左鄰右舍,利用自身優(yōu)勢向鄰里宣傳法律知識、答疑解惑。得知遠離家鄉(xiāng)的鄰居無法與親人團聚,張哲就與妻子做了一大桌菜,邀請鄰居來家里共度節(jié)日。

萬俊玲作為教師,還經(jīng)常給鄰居家孩子輔導作業(yè),通過支教的同學向南疆貧困地區(qū)的孩子郵寄衣服和書籍。2020年、2021年,張哲、萬俊玲家庭被師市婦聯(lián)授予“最美家庭”的榮譽稱號、被兵團婦聯(lián)授予“最美家庭”的榮譽稱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張哲把法庭當做綻放青春光彩、實現(xiàn)法律夢想之地,為群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他說:“既然選擇了基層,我一定會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為群眾排憂解難?!倍竦乃呀?jīng)褪去了當初的青澀與懵懂,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用青春譜寫了一曲“扎根團場、奉獻基層、服務群眾”的愛民篇章。

關鍵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