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全球熱頭條丨王秋華:一家人三座城 三尺講臺守初心

時間:2022-09-14 15:28:27    來源:中安在線    

4年前,王秋華通過安徽省特崗教師招聘成為阜陽市潁東區(qū)冉廟鄉(xiāng)中心學校的一名特崗教師,懷揣著教師夢想的她背起行囊,帶著不足一歲的孩子,在母親的陪伴下,毅然來到這所偏遠鄉(xiāng)村學校報到。

那天,老校長激動地說:“這所學校好多年沒進過年輕教師了,你們是新鮮的血液,是學校的希望,以后冉廟中學就要靠你們了?!?/p>

王秋華聽后內(nèi)心很激動,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確的奮斗方向。


(相關資料圖)

報到當晚,由于時間倉促,學校沒來得及準備宿舍,三人只能睡在幾張桌子拼湊在的“床”上。母親問她是否后悔,她笑著說:“既然選擇做特崗教師,就準備風雨兼程?!?/p>

剛來學校,校長就讓她帶了7年級的班主任兼任兩個班的語文課。她的學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剛接觸班里的孩子,她發(fā)現(xiàn)他們的自律能力比較薄弱,早自習經(jīng)常有人遲到曠課,于是從周一到周五,她每天都喊孩子們起床。

學生小剛既是留守兒童,來自單親家庭。一開始厭學、打架、脾氣暴躁,常和同學發(fā)生矛盾。王秋華了解情況后,常常找他談心,和他交流同學之間的相處之道,課后幫他輔導功課,還讓他擔任班干部,沒想到他從成績倒數(shù)躍升至成班級前五。

“有一次,我坐班車回校,小剛一直在公交車終點站臺等待,看到我來了,高興地幫我抱孩子,還幫我拎行李?!蹦且豢?,王秋華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秋華的丈夫是一名軍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年只能回家團聚一次。

因為工作越來越忙,王秋華不得不將孩子送回亳州老家。從那之后,學校、家庭、軍營,三地奔波,200余張的車票,見證了一家三口聚少離多的日子,也見證了這一路的堅持和無悔。

多年來,王秋華一直堅持給在外務工的家長們發(fā)送孩子的照片、視頻,及時和他們溝通孩子在班級的表現(xiàn)。

“我自己有孩子,太能理解一個母親思念孩子的感覺。”她的手機里存著5000多張班里孩子的照片,QQ空間相冊、微信朋友圈也總是孩子們的點點滴滴。

有一次,丈夫要給她換手機,問要什么樣的。她說:“什么功能都可以沒有,但必須內(nèi)存要大,拍照清晰,我要把學生們最美的青春保存下來?!?/p>

去年,孩子們在她的精心呵護下順利畢業(yè),她自己也考入了阜陽市潁東區(qū)和諧路小學,成為一名正式在編教師。今年,她入選“2022年全國優(yōu)秀特崗教師報告團”?;貞浫甑闹Ы虝r光,她感慨道:“雖然農(nóng)村條件艱苦,但我無怨無悔?!保ㄎ淦G)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