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考古中兩個銅鼎的出土,揭示了帝武丁三個兒子生母都是誰

時間:2022-04-05 14:38:00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帝武丁時代是商朝十分輝煌的時期,不僅使王朝從衰落后第三次中興,還通過四方征伐以及文臣武將的全力付出,使得商朝在疆域、統治力、生產力等各個方面到達了新的高峰。帝武丁也因為自己做出的這份豐功偉業(yè)得到商高宗的廟號,被后世世代祭拜。

商高宗帝武丁

然而,再好的時代也有它結束的時候,筆者已經用了十幾篇文章比較全面地給各位講述了帝武丁一朝所發(fā)生的故事,也是到了該和他告別的時刻了。既然要告別老天子,自然要講他的繼承人問題,并且上文咱們又說過,帝武丁原定的接班人孝己被他親手廢掉并流放,接下來又有誰能來繼位呢?咱們今天就來講講帝武丁最后的故事,接班人的選定問題。

接上篇文章,帝武丁的第三位妻子妣戊婦妌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祖甲能繼承王位,把原世子孝己視為眼中釘,哪怕這位繼子孝己對婦妌也十分孝順,仍然不能動搖她想除掉世子的決心。就這樣,妣戊婦妌整天在帝武丁耳邊說著孝己的壞話,最終得償所愿,讓君王和原世子之間產生了罅隙,最終廢掉孝己并流放了他。

母戊婦妌像

講到這里,筆者不得不說一點題外話,這就是筆者為何認為孝己、祖庚、祖甲分別是妣辛婦好、妣癸、妣戊婦妌的兒子。因為,在史學界一直有另一種聲音,那就是商朝后人在祭祀妣辛、妣癸、妣戊的順序是與她們離世的順序相反的。

之所以妣辛要第一位被祭祀,是因為當時的君王是祖甲的兒子廩辛或庚丁時期,因此妣辛作為直系先王的母親最先被祭奠。之后,妣癸則作為旁系先王的母親,被第二位祭奠。由于孝己未成為王,所以妣戊只能以未繼位世子之母的名義,被安排在了最后。

這個說法雖然看上去非常合理,但是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個最大的漏洞就是沒有結合考古的發(fā)現。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后母戊方鼎"吧,原名為"司母戊方鼎",這是我國考古界目前為止所發(fā)現的最大的古代青銅鼎。而鼎在古代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擁有更大更多鼎的人,其身份地位就會更高。"后母戊方鼎"的大小要遠大于"司母辛鼎",如果說妣戊是未繼位世子孝己的生母,祖甲的兒子未免也太過尊敬這位王太后了。

后母戊方鼎

因此,就筆者認為,廩辛或庚丁時期的這次祭祀,其順序正是與三位帝武丁夫人的死亡順序一致的。并且由于妣戊婦妌為直系先王祖甲的生母,所以她的祭祀儀式更加隆重,所用的青銅鼎也更大更高貴。這就是筆者認為的三對母子組合:妣辛配孝己、妣癸配祖庚、妣戊配祖甲。

小了很多的"司母辛鼎"

接下來問題由來了,既然妣戊千方百計的想幫兒子祖甲繼承王位,為何最后繼位的卻是祖庚呢?莫非祖庚其實不是妣癸的兒子,而是和祖甲一樣都是妣戊的兒子,妣戊除掉孝己其實是幫祖庚繼位么?答案顯然不是,因為有文獻明確記載了祖甲為避免王位之爭,逃于民間的故事。

據《尚書·無逸》中記載:"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為小人。"這句話說得就是,祖甲的母親妣戊用計除掉了孝己之后,按長幼順序則由祖庚成為新世子,于是妣戊又開始對祖庚動手,為兒子祖甲鏟除最后的障礙??墒?,祖甲經歷過自己的長兄孝己郁郁而終的結果之后,知道再這樣下去,母親勢必要把二哥祖庚也害死。心存善念的祖甲不忍心再發(fā)生孝己的悲劇,也認為廢長立幼乃不義之舉,很容易使商朝再次陷入"九世之亂"那樣的混亂場面,所以獨自一人離開王宮,學者父親帝武丁當年一樣躲到了民間,好讓母親妣戊放棄陷害祖庚的行動。因此,祖庚并非妣戊親子的結論便顯而易見了。

《尚書·無逸》中祖甲不愿爭王位的描述

正是因為祖甲主動躲到了民間,才讓生母妣戊沒有再繼續(xù)對祖庚下手,所以帝武丁駕崩后,祖庚順利地繼承了王位,成為商朝第二十三位君王。到底祖庚這位新君是如何管理天下的,而他又是怎樣對待那位主動退出王位之爭的弟弟祖甲的,一切的一切咱們都留到下次再敘。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閑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云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儲位之爭、祖甲、祖庚、母子關系考證、離世反序、銅鼎大小、孝己母辛、祖庚母癸、祖甲母戊、祖甲避于民間、祖庚繼位。

關鍵詞云圖簡史

關鍵詞: 甲的兒子 明確記載 讓自己的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