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宋徽宗屬狗,下令百姓不準屠狗,大臣反駁一句,徽宗聽后只好作罷

時間:2022-04-05 15:36:16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忌諱"是古代中國一種獨特的文化,有時候往往會給人帶來許多麻煩。所謂忌諱,一般就是為尊者諱,簡單的說,就是跟長輩或者官位高的人相關的事物和文字要小心使用,比如最典型的,古時候皇帝一旦取了名字,他的名字當中的字老百姓就不能提,三省六部制當中有一個"民部",因為李世民登基之后犯忌諱,就改成了"戶部"。

這還不是最尷尬的忌諱,唐朝著名詩人李賀,因為犯了忌諱,一輩子都不能考上科舉。原因是為什么呢?李賀的父親名字叫做李晉肅,名字當中有一個"晉","晉"與進士科當中"進"同音,所以當時的人舉報他不能參加進士科考試,盡管老師韓愈替他百般辯護,最終李賀還是不得不離開考場。

一般情況下,皇帝也知道百姓用字容易犯忌諱,所以皇室的名字一般都選比較生僻的字來取,明太祖甚至專門為自己家族的名字規(guī)定了一堆很難認識的字,其中之一的目的就是防止老百姓或者讀書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犯了忌諱,遭受不白之冤。

公元1082年出生的宋徽宗,本來并沒有機會做皇帝的,但是由于當時的宋哲宗沒有合適的子嗣繼承皇位,作為端王的趙佶被太后扶上了皇帝的寶座。趙佶是一個文學造詣很高的人,據(jù)說他的父親神宗在觀看南唐后主李煜的畫像時十分羨慕,而過了不久之后趙佶就出生了,史書記載他"所以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

不過正如李煜的例子一樣,歷史上文學造詣太過于奢華美麗的人,大多當不好皇帝。當時有許多人反對趙佶繼位,不過最終他還是坐上了皇帝的寶座。由于一門心思地研究文學藝術,趙佶對于政治的治理幾乎沒有任何想法,而當時一幫奸臣蔡京、高球就迎合了趙佶的這種心態(tài),根本不跟趙佶談治國,只談文學藝術吃喝玩樂,和奇聞趣事。

關鍵詞: 文學藝術 不白之冤 文采風流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