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直播互動、打游戲、看電影、聽音樂……如今,文化消費也進入“網絡時代”,與此同時,消費糾紛不斷涌現。隨著文化消費轉型升級,如何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構建規(guī)范的網絡文化市場秩序,成為新的難題。
日前,在由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主辦的“網絡文化消費法律問題研討會”上,專家指出,規(guī)范網絡文化市場秩序,需要政府、社會、行業(yè)多方努力、密切協作,共同營造健康發(fā)展的互聯網市場生態(tài)環(huán)境。
消費糾紛難解決:互聯網不應成為法外之地
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催生了新的文化業(yè)態(tài),而且催生了新的文化生態(tài)。專家認為,借助移動支付的日益普及,網絡文化市場已成為文化市場最具發(fā)展?jié)摿?、最具擴展空間、最貼近廣大消費者的領域。
騰訊研究院發(fā)布的報告指出,伴隨“互聯網+”戰(zhàn)略的持續(xù)推行,互聯網已成為激活文化消費和信息消費的新引擎,以互聯網文學、影視、動漫、游戲、音樂、新聞等細分領域為代表的互聯網內容產業(yè)的增長勢頭則更為突出。
“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消費糾紛也不斷涌現。近年來,網購中的假冒偽劣食品肆無忌憚,網絡虛假廣告防不勝防,惡意濫用P2P商業(yè)模式的互聯網金融企業(yè)你追我趕頻頻跑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說。
酷狗音樂法務總監(jiān)董鵬認為,文化產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有“一次消費用盡”和“感性評價”等特殊屬性。因而在實際中,非理性消費引起的糾紛較多,但目前相關法律法規(guī)相對滯后,對此類糾紛鮮有明確規(guī)定。
“互聯網再大,也大不過法網。”劉俊海表示,互聯網市場不應成為法外之地、失信之地,必須建立健全互聯網協同治理體系,全面推進互聯網市場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也要緊追科技進步的潮流,消除法律滯后于互聯網創(chuàng)新的現象。
監(jiān)管發(fā)展難兼顧:讓網絡消費進入良性軌道
面對網絡文化消費中產生的諸多問題,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杜穎認為,網絡平臺上發(fā)生的行為不能被簡單定性,需要透過具體行為和事件來分析法律責任問題。
“首先應區(qū)分商品交易和服務提供之間的不同。網絡服務提供者與用戶之間的法律關系屬于網絡服務合同關系,必須考慮網絡服務合同的一些特性。”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程嘯認為,互聯網服務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多通過網絡訂立并且只能在網絡世界履行,比如游戲玩家要玩網絡游戲必須在網游提供商平臺注冊;二是服務提供過程中因算法不透明會產生引起歧視性交易的風險,影響用戶接受服務的質量;三是絕大多數都是格式合同,即網絡服務提供者擬定內容,用戶只能選擇接受或不接受,無法對條款加以修改或協商。此外,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中,用戶的個人信息數據會被大量收集,如何保護用戶隱私權不受侵害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加強監(jiān)管確有必要,但也有專家提出憂慮。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于飛說:“如果因為監(jiān)管措施的嚴格,而導致互聯網企業(yè)不得不投入高昂的審查成本,那么就可能增加新興產業(yè)的成本,最終大家不愿意往新興產業(yè)投資了,這樣平臺方和消費者的利益都會受損。”
專家呼吁,在消費者權利意識全面覺醒的時代,互聯網企業(yè)也應與時俱進,與消費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的和諧契約關系,實現各方利益多贏共享。政府在監(jiān)管中也要關心企業(yè)利益訴求,處理好規(guī)范與發(fā)展的關系,更好促進網絡文化消費健康發(fā)展。
青少年“打賞”難遏制:引導未成年人理性上網
未成年人在網絡世界中的非理性消費一再引起爭議。沉迷網游、高額打賞等案例層出不窮。專家總結了未成年人的網絡消費特征,如集中充值、隱藏性強、感性消費、時間集中在周末和放學后等。
司法部研究室副主任李富成認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前提是父母盡到監(jiān)護責任。家庭教育永遠是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第一道防線,父母是避免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的第一責任人。在尊重未成年人隱私權、適當自主權的前提下,父母要關心未成年人在網上的種種行為,教會他們防范風險。
專家也指出,僅靠父母是不足以完全管住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的行為,網絡文化產品的提供者與網絡服務平臺以及政府、法院和社會均具有相應責任,應共同努力,給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環(huán)境。
“作為企業(yè),我們也做了積極探索,比如研發(fā)防沉迷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未成年人綁定自己的身份證號或手機,成年人可以從后臺實現控制,任何時間的消費、登錄、充值都一目了然,并且隨時可以操作關閉。”騰訊法務部高級法律顧問付強說。
專家建議,平臺方應加強正向引導和內容審核,發(fā)現違規(guī)內容和誘導未成年人打賞現象絕不姑息。同時,可進一步完善賬號實名制,多管齊下引導教育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wěn)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zhèn)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fā)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yè)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qū)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qū)生產總值統(tǒng)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guī)醫(y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yī)院在改善就醫(yī)環(huán)境、降低就醫(yī)費用、優(yōu)化就醫(y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y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fā)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