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是個累活,累上癮改不回來了,就這么刻了我半輩子。我從藝態(tài)度跟文學態(tài)度一樣,依靠的是永不枯竭的故鄉(xiāng)思維。”藝術家黃永玉這樣形容自己的木刻創(chuàng)作。
日前,由北京畫院主辦的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入木——黃永玉版畫藝術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這是96歲的黃永玉首個版畫展。展覽以“入木”為題,精選其自上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的版畫作品近200件,力圖全面、完整地勾勒出藝術家的版畫發(fā)展敘事與創(chuàng)作面貌。
木刻是其藝術的根
“這是我一輩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這里了。”展覽序言部分,展示了黃永玉為此展新近題寫的手記《入木八十年》。
在這段手記中,黃永玉回憶了自己年輕時用厚帆布做了個背囊,用來裝木刻板、木刻工具、喜愛的書籍,還有一塊十幾斤重的磨刀石。這些木刻用具陪伴他走過萬水千山。他說:“我一輩子本事不大,受正式教育的機會不多。過日子倒是從來不敢茍且、不敢懶惰,怕都是刻木刻養(yǎng)成的習慣。一刀一刀小心往下刻,生怕出現差池。”
黃永玉為本次展覽手寫了不少“心得手記”,這是展覽的線索,也是藝術家80年版畫創(chuàng)作生涯的感悟。
20世紀30年代,由魯迅倡導的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盛起。少年黃永玉因木刻家野夫的一本書《怎樣研究木刻》,開啟了自己的版畫創(chuàng)作之路。“我還不懂得木刻工作的意義,只淺嘗到它的快樂和興奮。”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的黃永玉,卻有著忠實于生活的敏銳認知與內化感受。1948年8月,野夫的這本《怎樣研究木刻》修訂后再次出版,新版《木刻手冊》封面選用了黃永玉1946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講故事》,體現出一個木刻前輩對青年木刻家的肯定。
懷著對家鄉(xiāng)鳳凰的深愛,黃永玉寫下了無限的浪漫情調與盎然詩意,并從為文學作品和報紙雜志做插圖這條道路開始,創(chuàng)作了大量版畫作品。例如,本次展出的《翠翠和爺爺》《花環(huán)》兩幅木刻作品,便是黃永玉為其表叔沈從文所著小說《邊城》所作的。這種根植于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使其往后創(chuàng)作中刻下的每一刀、每一劃皆迸發(fā)著鮮活而綿延的力量。
提及黃永玉的藝術,大多人熟悉的是他的中國畫。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認為,木刻是黃永玉藝術的根,是他視覺體系中的壓艙石。“大家熟知黃老性格里的浪漫、活潑,但當我們真正深入研究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時,才知道他在版畫創(chuàng)作中有非常理性的思維。”
如同“貼著肉的骸骨”
1936年,黃永玉離開家鄉(xiāng)鳳凰,輾轉多地。福建、上海、臺灣、香港……直至上世紀50年代初,黃永玉受邀回到北京,參與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的籌建。
身處新舊更替的變革點,而立之年的黃永玉嘗試在新興版畫創(chuàng)作與教學中尋找到更深層次的表達語言:他深入小興安嶺森林,創(chuàng)作大量森林題材的版畫木刻,如《初進森林》《新的聲音》《森林小學》;他被派往榮寶齋學習中國傳統(tǒng)水印木刻技術,與當時也在北京的齊白石見面,并為其刻制了一幅水印套色版畫肖像。
最廣為人知的黃永玉版畫作品,當屬《阿詩瑪》。本次展覽在二層展廳中心設立了“阿詩瑪”專區(qū),展出一組《阿詩瑪》經典人物形象插圖。1956年,黃永玉為彝族撒尼人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創(chuàng)作了一組套色木刻插圖。為此,黃永玉來到云南路南縣(現為石林縣),在路南縣的額勺依村一住就是兩個月,切身體驗了彝族撒尼人的人文風情,并以村里的彝族撒尼婦女普支委為模特,創(chuàng)作了這組后來享譽畫壇的作品。其中開篇《阿詩瑪像》采用側面肖像的方式,頭飾圖案豐富多姿,展現了主人公端莊秀美的形象。
黃永玉擅長各種文學故事插圖,尤其是為兒童文學,如童話、寓言故事等創(chuàng)作的大量成組插圖,更是獨樹一幟。狡猾的狐貍,井底的青蛙,流亡的小鴨……黃永玉刻刀下的小動物活靈活現,妙趣橫生。這些天真詼諧的作品,在本次展覽中也可以一見。
上世紀60年代,黃永玉不斷拓寬中國新興木刻的審美與維度,以《春潮》最具代表性。觀看這張作品,視線首先被跳躍出海面的鯊魚吸引,鯊魚身后的海浪和漩渦塑造了一種驚心動魄的視覺張力,讓人仿佛身臨大海之上觀看捕鯊的過程,巨浪就在身旁洶涌。在這些涌動的線條中,一條細細的線最終將觀者的視線從鯊魚牽引至漁船上的二人——他們才是畫面真正的焦點。這一具有極強戲劇性的處理方式,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這一時期的版畫風格逐漸傾向于一種浪漫美學范式的回歸,不僅完善和深刻了中國新興木刻的形式與內涵,也為當時的版畫界帶來了一股新風。
晚年黃永玉雖然停止了版畫創(chuàng)作,手中的刻刀卻促使其養(yǎng)成了從不松懈的習慣,他嘗試轉向更多藝術語言的可能性探索。如同刻木刻一般,黃永玉一步步踐行著自身獨特的藝術審美與創(chuàng)作實踐。
原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明認為,黃永玉的版畫大多以線條為主,他對于黑白的運用靈活自如,刀法變換、線面俱下、游刃入木、神而明之。其構思立意新穎綺麗,有感而發(fā)且想落天外,畫面充滿童趣與幽默,形成了清新明朗的意趣和情調。
本次展覽設立了“原版對照”專區(qū),為觀眾呈現一批跨越幾十年的木刻原版。在黃永玉看來,這些充滿了歲月痕跡的木刻板子如同他“貼著肉的骸骨”一般,與其走過千山萬水,保存至今,十分珍貴。吳洪亮表示,北京畫院首次推出黃永玉版畫展并出版畫集,非常難得;多塊木刻原版與作品對照展出,更是難得中的難得。(賴 睿)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wěn)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zhèn)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fā)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yè)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qū)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qū)生產總值統(tǒng)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guī)醫(y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yī)院在改善就醫(yī)環(huán)境、降低就醫(yī)費用、優(yōu)化就醫(y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y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fā)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