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家庭教育微課堂第16期|愛的四種境界

時間:2022-12-21 15:30:41    來源:靖邊縣婦聯    

靖邊縣婦聯


(相關資料圖)

宇教育靖邊指導中心

《家庭教育微課堂》

家庭教育微課堂

★今日主題:愛的四種境界

★關鍵詞:平等?尊重?滋養(yǎng)

★核心語錄:感受到的愛才是真愛

愛是什么?每個人都想找到答案。愛和幸福一樣,是一個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人人都能感覺到,卻很難用一句話定義清楚的東西。愛本質上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可以體驗但卻難以言語。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可以把愛分為四種境界。

第一種:占有型-以深愛的名義去控制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顧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隨大流地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班,把孩子的時間安排滿滿的。當幼小的孩子承擔著沉重的壓力,在不同的興趣班來回穿梭,這樣的愛已經讓孩子的生存空間密不透風了。美名曰是為了讓孩子全面發(fā)展,以愛的名義來控制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這種占有型的愛極大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厭學感。

第二種:索取型-以交換的方式求回報

有的父母會把愛當作交換,比如和孩子說:期末考試雙一百,我就給你買電話手表。超過某同學,我就帶你吃大餐。或者,我給你花費巨額資金買了鋼琴,你到現在才給我考到三級,你太慢了……這種交換式的利益回報就是索取型的愛。

生命層面上無條件的愛是無論你取得什么成績,你都是我的孩子。如果把愛加上了條件,就會讓孩子認為,我如果不學習,連吃一頓美食的資格都沒有,我沒有獲取父母愛的資格。索取型的愛會破壞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加重孩子的不值得不配得感。

第三種:犧牲型-以自我的犧牲找平衡

當父母把孩子放在高位,犧牲父母去成全孩子,這就是不對等的序位錯誤。自我犧牲型的家長,往往是全職帶孩子,這樣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價值感,跟社會脫節(jié),得不到成長。當孩子遇到了困難,家長沒有能力引導孩子;當孩子想分享網絡新詞新概念,家長跟不上孩子的節(jié)奏。加上來自愛人一方的壓力,只能把重心用在對孩子的較高的要求和期待上?,借助孩子這個載體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些高要求高期待會給孩子造成過重的負擔和壓力,也會給孩子造成自卑心理。

每個人來到世界上,只有活出了自我,才有能力把愛傳遞給孩子,用穩(wěn)穩(wěn)的安全感托舉出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 ? ? ?

第四種:相互成就型-用平等的方式去成全

相互成就,就是在信任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平等獨立個體的基礎上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引領,最終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在家庭教育中,用相互成就型的愛滋養(yǎng)孩子,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做自己,讓孩子成為孩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是愛的最高境界。

了解了親子關系中愛的四種境界,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覺察一下,你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愛在哪一種境界嗎?你對孩子濃濃的愛意,表達對了嗎?孩子感知到了嗎?

愛是一種能力,感受到的愛才叫真正的愛,無知的愛可能是傷害。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讓學習變成習慣,

讓智慧隨時顯現!

愿更多的孩子被溫柔以待,

愿更多的家庭笑起來!

關鍵詞: 這個載體 生存空間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